新聞資訊
新聞資訊
聯系我們
手機:131-6894-9713
電話:0769-82580809
地址: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大嶺山沿河西街90 號3棟 902 室
行業新聞
水性絲印油墨慢干問題的綜合解決方案
- 作者:新美涂
- 點擊:99
水性絲印油墨慢干問題的綜合解決方案
一、配方調整與添加劑應用
添加慢干劑?
在油墨中加入?慢干劑?(如水性聚醚型溶劑),可延緩油墨表面固化速度,添加量需控制在5%以內。添加后需同步調節油墨粘度和pH值,避免因溶劑揮發導致黏度升高和pH值下降。
調整pH值?
將油墨的pH值控制在?8.5–9.5?,既能降低印刷過程中的干燥速度,又不會影響最終烘干效果。若油墨pH值過低(如<8),需加入穩定劑(如乙醇胺)進行調節。
二、印刷環境與工藝優化
溫濕度控制?
溫度?:保持印刷車間溫度在20–25℃,避免低溫導致油墨干燥過慢;
濕度?:使用抽濕機或空調降低環境濕度(建議相對濕度≤60%),加速水分揮發。
增強空氣對流?
通過熱風循環設備或增加烘箱空氣流速,加快油墨中水分和醇類溶劑的揮發速度,同時降低烘箱內相對濕度。
三、設備與基材適配
干燥設備升級?
采用?紅外干燥燈?或?UV固化設備?輔助干燥,針對厚墨層或非吸水性材料(如塑料、金屬)可顯著縮短干燥時間。例如,紅外燈照射可使水性油墨在3–5分鐘內完成表干。
基材預處理?
對非極性基材(如PP、PE)進行電暈處理或涂布預處理劑,提高表面能至38–42 mN/m,改善油墨潤濕性,減少因附著力不足導致的干燥延遲。
四、油墨性能與工藝參數匹配
粘度控制?
通過添加水或稀釋劑將油墨粘度調整至20–30秒(涂-4杯),避免粘度過高導致墨層過厚,影響干燥效率。
印刷壓力與墨層厚度?
使用80–120目絲網,刮刀壓力控制在0.2–0.4 MPa,確保墨層厚度≤30μm。過厚墨層需配合階梯式干燥(如先紅外預干再熱風固化)。
五、典型案例與參數對比
解決方案? ?適用場景? ?干燥時間? ?引用依據?
添加慢干劑+pH調節 薄紙印刷(防翹曲) 延長30–50%
紅外輔助干燥 塑料/金屬基材厚墨層 3–5分鐘表干
熱風循環+抽濕 高濕度環境印刷 縮短40–60%
電暈處理基材 非極性材料(PP/PE) 干燥速度提升20%
操作建議
優先級選擇?:若基材易變形(如紙張),優先采用慢干劑+pH調節;若環境濕度高,需同步使用抽濕與熱風循環;
設備兼容性?:紅外/UV干燥設備需匹配油墨光敏特性,避免因波長不兼容導致固化失效。